-  李群伟;李金平;侯海峰;丁国永;李亚鲁;高慧英;张秋玲;目的观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致Wistar幼鼠、成年鼠膝关节骨与软骨损伤的异同。方法 24只健康雄性Wistar幼鼠(20日龄)和24只健康雄性Wistar成鼠(60日龄),分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ON低剂量组、DON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共6组;幼鼠和成鼠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通过灌胃的方式隔日染毒,低剂量灌胃剂量为0.06 mg/kg,高剂量灌胃剂量为0.25 mg/kg;对照组使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作用80 d后,取双侧膝关节,进行光镜和电镜病理形态学观测。结果对照组关节软骨基质较均匀、致密,骺板软骨从骨骺到干骺端结构完好,软骨基质呈弱嗜酸性,细胞排列保持良好的层次;幼鼠低剂量组可见软骨细胞变性,坏死,排列紊乱。高剂量组可见软骨细胞溶解、甚至消失。健康细胞与受损细胞交互排列,呈现DLD现象。骨小梁数目减少,且骨小梁变细、连接中断,立体网状结构破坏,且随剂量的增加骨小梁的破坏也愈加严重,甚至骨小梁大片消失;成年鼠可见软骨细胞变性坏死,高剂量组有的细胞核溶解、消失。电镜可见基质内有较小的、大小均匀的、电子密度高的颗粒状物质,线粒体肿胀和固缩兼有,并见大小不等的空泡,脊破坏或消失。高剂量情况下,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固缩,染色质边聚,关节软骨胶原网络结构破坏。结论 DON可导致Wistar大鼠骨和软骨损伤,其损伤结局与骨的发育阶段有关:在干骺闭合前,DON除可致软骨损伤外,还可致骨发育障碍,甚至停滞;在干骺闭合以后其损伤仅表现在软骨上,提示DON可能是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炎等骨关节病的原因。 2011年10期 v.12 813-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5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 ]
- 钟发德;张哲;张莉娜;费丽娟;陈东妮;袁芳;目的探讨α-内收蛋白(α-adducin)Gly460Trp、AGT Met235Thr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叉生分析方法,分析α-adducin Gly460Trp、AGTMet235Thr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体质指数、腰臀比、吸烟、饮酒)之间的交互作用,评价交互作用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结果α-adducin Gly460Trp基因型与体质指数、腰臀比、饮酒之间呈次相乘模型交互作用,α-adducin Gly460Trp基因型与吸烟之间呈超相乘模型交互作用;而AGTMet235Thr基因型与吸烟之间呈次相乘模型交互作用,AGT Met235Thr基因型与体质指数、腰臀比、饮酒之间交互作用不存在相乘模型,进一步分析其有无相加模型交互作用,结果显示AGTMet235Thr基因型与体质指数、饮酒之间存在负相加模型交互作用,AGT Met235Thr基因型与腰臀比之间存在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结论α-adducin Gly460Trp和AGT Met235Thr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2011年10期 v.12 818-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郝坡;孟凡萍;刘北忠;王春光;邓晶荣;牟凤玲;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K562细胞株及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藏红花素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影响;Annexin V-FITC标记法检测K562细胞凋亡;建立K562细胞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荷瘤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10、50、100 mmol/L浓度的藏红花素和生理盐水对瘤体进行局部注射,每次0.1 ml,隔日1次,连续7次,观察瘤体变化。结果不同浓度藏红花素对K56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率分别为21.5%、55.1%、81.6%(P<0.05);浓度为0.003 2 mol/L的藏红花素诱导K562细胞凋亡作用最显著,浓度为6.4 mmol/L的藏红花素使K562细胞呈中毒反应,凋亡作用不明显;藏红花素组瘤体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不同浓度的藏红花素抑瘤率分别为18.5%、79.2%、91.6%。结论藏红花素具有显著抑制K562细胞增殖及促凋亡的作用,能有效抑制K562细胞Balb/c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2011年10期 v.12 822-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汪永禄;王多春;郑锦绣;詹圣伟;陶勇;王利;闫笑梅;陶晓霞;张建中;阚飙;目的了解马鞍山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性,为追踪传染源和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马鞍山市食物中毒来源、食品和腹泻患者等样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用mini-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菌株肠毒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菌株做分子分型,采用琼脂稀释法对菌株做药敏试验。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5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肠毒素阳性有40株(67.8%);PFGE分型结果,除4株不能分型外,55株菌株分为33个型别,两起食物中毒的11株菌分别属于同一型别;44散发菌株产生33个带型,表现为多样性。但某些分离自不同时间的菌株可有相同的带型;或者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分离的菌株,其带型可表现不同。1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对去甲万古霉素100%敏感,对其余11种则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结论应加强对食品和腹泻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监测分析,以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和追踪传染来源。 2011年10期 v.12 826-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李钧;邵铁娟;于新芬;叶榕;寇宇;目的了解2009年7月以来杭州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NA)的变异情况,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在流行季节采集发热病人咽拭子样本,经病毒分离培养及亚型鉴定后,用特异性引物扩增NA基因,测序并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结果 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共检测监测样本1 898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37.9%。期间经历了两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高峰。各时间段分离株间NA基因高度同源,序列相似性97.9%~100%,但2010/2011年流行株在进化树上分为两支,且与2009/2010年流行株遗传距离相对较远。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虽然耐药位点、酶活性位点及其附近氨基酸相对保守,但多个氨基酸变异发生于抗原决定簇上,且增加了NA蛋白茎部第42位糖基化位点。结论结果预示着酶抑制剂类药物对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仍将有效,但在开发新疫苗时应该尽可能的避开已经发生漂变的抗原决定簇。 2011年10期 v.12 830-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 ]
- 韦俊超;罗芸;李月华;目的了解东阳市不同健康人群中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的携带状况,探讨分离株在各型中的分布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通过采集238份健康人群的咽拭子,将分离到的流感嗜血杆菌用生物学分型、血清学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采用K-B法对分离株进行12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从238份样本中分离到21株Hi,携带率为8.82%,其中>19周岁组和4~6周岁组携带率较高,分别为22.86%(8/35)和22.22%(8/36),且6周岁以下年龄组的携带率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本次调查分离到Hib血清型1株,携带率为0.42%(1/238);其余20株均为不可分型的流感嗜血杆菌(NTHi),携带率为8.40%(20/238);生物学分型以Ⅲ型最多,占38.10%(8/21);19株Hi可分为15个PFGE型,总体相似系数为48.8%,显示各分离株间变异程度大,同源性低;分离株对大多数常用抗生素敏感,但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高达28.57%(6/21)。结论东阳市健康人群中Hi的携带率相对较低,且以不可分型株为主;各分离株的分子多态性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在东阳市没有形成暴发与流行的分子流行病学原因。今后仍需重点加强学龄前儿童携带Hi情况的研究,为Hi所致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011年10期 v.12 835-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 ]
-  周毅;马斌忠;刘亚薇;樊明;王蓉;马永成;目的分析青海省女性性服务者(FSW)艾滋病相关行为变化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连续开展监测的2个女性性工作者监测点,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社区娱乐场所及街头的女性性服务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结果 2009-2010年连续开展监测的2个女性性服务者监测点中,2年间监测对象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84.3%和83.8%;最进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75.8%和69.9%;1个监测点发现监测对象中有注射吸毒现象;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81.6%和75.8%;接受过HIV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者的比例分别为41.1%和44.3%;最近一年内接受过干预服务者的比例分别为77.2%和80.1%;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和0.25%;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和1.8%;丙型肝炎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5%和0.1%。结论女性性服务者安全套使用率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HIV感染率总体水平低,部分女性性服务者有注射吸毒行为。 2011年10期 v.12 839-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刘重程;李宏通;唐雅清;隋吉林;王瑞琴;目的构建北京市昌平区细菌性痢疾月发病的ARIMA模型,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2004-2010年北京市昌平区细菌性痢疾月发病数资料,构建ARIMA乘积模型,并预测2011年细菌性痢疾月发病数。结果最优乘积模型为ARIMA(1,0,0)(1,1,1)12,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且实际值均在预测值可信区间范围内。结论 ARIMA模型能够应用于北京市昌平区细菌性痢疾流行趋势的预测及疫情的预警、预报,为实施干预提供依据。 2011年10期 v.12 842-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 ]
-  邵正维;邓茂铭;陈怀艳;王芳;雷建华;目的了解2010年黔东南州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10年黔东南州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全州17个县(市、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例955例,发病率为23.10/10万,发病率较2008年、2009年上升501.56%和39.16%,重症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4~5月为发病高峰。95.50%的病例是5岁以下婴幼儿,1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并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渐降低。男性多于女性。病例以散童为主。2010年全州共检测手足口病例样本101份,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49.50%,其中CoxA16检出阳性率19.80%;EV71检出阳性率17.82%;其他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11.88%。结论黔东南州手足口病呈现病例分布广的流行形势,发病有明显季节、年龄、性别差异,病例多为轻型,流行毒株以肠道病毒CA16和EV71为主。 2011年10期 v.12 845-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王武环;目的分析铁岭市2001-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保持全市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对2001-2010年全市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0年铁岭市共报告AFP病例69例,无脊灰确诊病例,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在1.17/10万~2.16/10万之间。各县(市、区)年均报告发病率在1.02/10万~3.94/10万之间,其中昌图县有5年报告发病率未达到1/10万的标准。下半年报告病例49例,占71.01%。AFP发病者中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53.62%。病例中服苗史≥3剂次53例,占76.81%。合格粪便样本采集率为92.75%。从3例AFP病例粪便样本中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4.35%。结论铁岭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以市为单位,均达到国家标准。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应保持高水平脊灰疫苗免疫接种率,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 2011年10期 v.12 848-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何战英;贾蕾;李锡太;窦相峰;黎新宇;王全意;目的了解北京市2010年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特征,为暴发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年的暴发疫情资料,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年北京市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81起,病例数875人,累及70家托幼机构和1所小学。8起疫情发生在城区(占9.88%),49起发生在近郊区(占60.49%),24起发生在远郊区(占29.63%)。发病率最高的是托幼机构3岁组儿童(212.44/10万)。城区、近郊和远郊疫情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近郊疫情续发病例数构成比高于城区和远郊。结论近郊区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暴发疫情高发区;托幼机构的3岁儿童是日常防控的重点人群;远郊区应完善监测网络,加强健康宣教。 2011年10期 v.12 851-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王瑞平;吴毅凌;高桂玲;张清慧;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幼儿园保健老师的卫生知识情况和相关健康行为,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对89名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卫生知识及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幼儿园保健老师对"狂犬病"、"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传播途径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对"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随着年龄增加,传染病知识掌握越好,公立幼儿园保健老师的传染病知识水平好于私立幼儿园保健老师,从事保健工作的时间越长,平均月收入越高,其传染病知识掌握越好。幼儿园保健老师的整体卫生习惯较好。结论幼儿园保健老师对传染病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误区。 2011年10期 v.12 85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王舟;黄薇;潘柳波;谭唯;目的建立未来5年深圳市售畜肉中铅含量的预测数学模型,评估人群暴露水平,以了解其可能风险。方法根据2001-2010年深圳市畜肉类食品中铅检测数据,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5年深圳市售畜肉中铅含量进行预测,并结合深圳市膳食调查人群畜肉消费量数据,评估人群的暴露水平。结果灰色预测结果显,2011-2015年深圳市畜肉铅含量呈下降趋势,为0.031~0.017 mg/kg;人群畜肉铅暴露量也呈下降趋势,为3.258~1.787μg/(d.人),占PTDI的1.52%~0.83%。结论目前认为深圳市居民通过畜肉摄入铅的风险较小。 2011年10期 v.12 857-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黄小迅;朱广荣;目的分析中学生心理常见应激源和应对方式,为了解中学生心理需求和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选取1485例学生以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简化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学习压力因子与人际关系因子得分分别是1.37±0.84和1.27±0.91,为最主要的应激源。问题解决因子得分2.73±0.56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应对方式。应激源和应对方式在年级、学习成绩,家庭因素等分层因素存在差异。相关性总体上,问题指向等积极应对方式与应激源呈负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与应激源呈正相关。结论中学生日常生活构成心理应激源,应关注发生重大生活事件的学生,在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011年10期 v.12 860-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3 ]
-  吴金贵;庄祖嘉;卢国良;唐传喜;钮春瑾;目的探讨职业人群工作紧张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为高血压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上海城区2 458名20~63岁职业人群。工作紧张评估采用中文版工作内容问卷(JDC)与工作付出-回报(ERI)问卷,同时调查社会人口与行为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工作紧张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结果在控制了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锻炼与活动状况、BMI潜在混杂因素后,男性高工作紧张、高工作付出-回报失衡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女性低工作控制、高工作付出、中/高工作付出-回报失衡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职业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教师、社区医护人员、研究人员、公交车驾驶员高血压患病更易受工作紧张的影响。结论工作紧张可能增大职业人群高血压患病的风险,某些职业人群高血压患病更易受职业紧张影响。 2011年10期 v.12 865-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3 ]
- 金海菊;杨丽华;目的探讨意外伤害对丽水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影响及其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期间全市359例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年间5岁以下小儿意外伤害平均死亡率为2.32‰,占总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20.34%,意外死亡率从2004年的2.36‰降至2010年的1.83‰,但其死亡构成比从2004年的16.62%上升至2010年的20.22%(P>0.05)。农村意外死亡率、死亡构成比均高于城镇(P<0.01);男童意外死亡率、死亡构成比均高于女童(P<0.05)。意外死亡的前三位死因是意外窒息、溺水、交通意外。意外死亡1岁内占35.65%,1岁组占20.61%,2岁组占17.27%,3岁组占13.93%,4岁组占12.53%,其中意外窒息死亡集中于1岁以内婴儿,溺水、交通意外以1岁以上儿童为主。结论意外伤害是造成丽水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之一。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011年10期 v.12 870-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 ]
-  曹宗悦;战则凤;目的研究在校大中专学生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和需求,为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于2009年5月整群随机抽取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大中专学生1 200人,采用匿名方式进行调查。资料汇总采用Excel软件,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结果有效调查人数1 162人,获取艾滋病知识最主要途径是广播电视、书刊报纸、宣传和展览及网络,分别占86.40%、81.15%、69.97%和67.12%;学生最想了解的艾滋病知识为如何预防和其传播途径,分别为86.32%和77.11%。在校学生倾向的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为广播电视、互联网、书刊报纸和医生,分别占64.37%、62.91%、56.63%、49.23%。不同性别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不同专业层次、父亲不同文化程度的学生最想了解的艾滋病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防范艾滋病的自觉性以及宣传艾滋病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10期 v.12 874-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李妮娜;李杰;周晓娜;马军朋;桑利杰;陈光旭;张登飞;曲海涛;目的探讨医科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对429名医科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①男生心理韧性均分为(91.7±1.17)分,显著低于女生(96.6±1.13)分(t=-4.36,P<0.05),独生子女心理韧性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且在心理韧性积极认知维度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9,P<0.05)。②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r=0.344)、社会支持(r=0.279)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与家庭功能各维度(除了行为控制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③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女性、情感介入等因素能较好地预测医学生的心理韧性,解释率为23.8%。结论医学生心理韧性普遍较高,而且自我效能高、社会支持好、家庭功能过度情感卷入是影响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 2011年10期 v.12 878-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3 ]
-  樊静;任红;张凤春;景晓春;李建柱;康文喜;目的观察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129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B淋巴细胞CD19;NK细胞(CD16+CD56)和CD4/CD8比值的动态变化。结果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占CD4+细胞比率较化疗前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增高,CD8、NK和CD19降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降低,免疫调节抑制功能下降,免疫功能得到提高,但体液免疫及NK功能未见提高。 2011年10期 v.12 881-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杨金瑞;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卫生领域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卫生领域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新闻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与卫生工作有关的公共事件、舆情事件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卫生部门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沟通工作情况,分析风险沟通工作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日常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事件三个层面提出做好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沟通工作的措施建议,以期更好地防止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或降低甚至消除事件的负面影响,同时提升卫生部门的公信力,塑造卫生行业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2011年10期 v.12 884-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 ]